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1002)
一、专业简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专业,简称暖通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土木工程类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1998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将专业名称统一确定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代码081002)。
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1984年成立,并于1993年获得暖通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四个专业之一。暖通与热泵实验室为原冶金部以及山东省重点强化实验室。2008年本专业获批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获批暖通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通过住建部组织的专业评估,并于2014年通过复评。2013年暖通学科获批山东省重点学科,2014年成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建筑能源与环保安全专业群),为核心专业。
历经三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备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建筑及列车空调与节能技术;低品位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及城市公共安全技术。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发明专利三十余项,科研成果转化效益显著。学生培养质量高,近年来我专业本科生多次在全国“挑战杯”、“CAR-ASHRAE设计大赛”、“美的中央空调设计大赛”以及“艾默生数码涡旋设计比赛”中获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社会认可,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居全校各专业前列。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具备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等相关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冷热源系统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工程咨询、运行管理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A)
A1.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
A2.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A3. 掌握工程力学、电工学及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及自动控制等有关工程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A4. 掌握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及流体输配管网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A5. 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熟悉本专业施工安装、调试与试验的基本方法;熟悉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能力结构要求(B)
B1. 具有应用语言(包括外语)、文字、图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和合作的初步能力;
B2.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
B3. 具有使用常规测试仪表的基本能力及参与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能力;
B4.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工程应用技术方案、进行工程设计以及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创新能力。
3.核心素养结构要求(C)
C1人文素养: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
C2.科学素养:崇尚真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C3.学习能力素养: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C4.实践创新素养: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形成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表1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与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序号 |
课程名称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核心素养目标 |
A1 |
A2 |
A3 |
A4 |
A5 |
B1 |
B2 |
B3 |
B4 |
C1 |
C2 |
C3 |
C4 |
1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
|
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
|
|
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
|
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
|
6 |
思想政治课实践(含网络平台课外学习) |
☆ |
|
|
|
|
|
|
|
|
☆ |
|
|
|
7 |
大学英语A/B/C |
☆ |
|
|
|
|
☆ |
☆ |
|
|
|
|
|
|
8 |
大学体育 |
|
|
|
|
|
|
|
|
|
|
|
|
|
9 |
军事理论课 |
☆ |
|
|
|
|
|
|
|
|
☆ |
|
|
|
10 |
大学计算机(A) |
|
|
|
|
|
☆ |
|
|
|
|
|
|
|
11 |
程序设计基础A(C语言) |
|
|
|
|
|
☆ |
|
|
|
|
|
|
|
12 |
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 |
|
|
|
|
|
|
|
|
|
|
|
|
☆ |
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
|
|
|
|
|
|
|
|
☆ |
|
|
|
14 |
职业生涯规划 |
☆ |
|
|
|
|
|
|
|
|
|
|
|
☆ |
15 |
人文素质类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
16 |
高等数学A |
|
☆ |
|
|
|
|
|
|
|
|
|
|
|
17 |
线性代数A |
|
☆ |
|
|
|
|
|
|
|
|
|
|
|
18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
☆ |
|
|
|
|
|
|
|
|
|
|
|
19 |
大学物理A |
|
☆ |
|
|
|
|
|
|
|
|
|
|
|
20 |
工程化学基础 |
|
☆ |
|
|
|
|
|
|
|
|
|
|
☆ |
21 |
工程力学 |
|
|
☆ |
|
|
|
|
|
|
|
|
|
|
22 |
工程制图B |
|
|
|
|
|
☆ |
|
|
|
|
|
|
|
23 |
电工基础B |
|
|
☆ |
|
|
|
|
|
|
|
|
|
|
24 |
机械设计基础B |
|
|
|
☆ |
|
|
|
|
|
|
|
|
|
25 |
流体力学C |
|
|
|
☆ |
|
|
|
|
|
|
|
|
|
26 |
工程热力学 |
|
|
|
☆ |
|
|
|
|
|
|
|
|
|
27 |
传热学 |
|
|
|
☆ |
|
|
|
|
|
|
|
|
|
28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导论 |
|
|
|
☆ |
|
|
|
|
|
|
|
☆ |
|
29 |
建筑环境学 |
|
|
|
☆ |
|
|
|
|
|
|
|
|
|
30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
|
|
|
☆ |
|
|
|
|
|
|
|
|
|
31 |
流体输配管网 |
|
|
|
☆ |
|
|
|
|
|
|
|
|
|
32 |
供热工程 |
|
|
|
☆ |
|
|
|
|
☆ |
|
|
|
|
33 |
热源工程 |
|
|
|
☆ |
|
|
|
|
☆ |
|
|
|
|
34 |
空调用制冷技术 |
|
|
|
☆ |
|
|
|
|
☆ |
|
|
|
|
35 |
通风空调工程 |
|
|
|
☆ |
|
|
|
|
☆ |
|
|
|
|
36 |
建筑设备自动化 |
|
|
☆ |
☆ |
|
|
|
|
☆ |
|
|
|
|
37 |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
|
|
|
☆ |
|
|
|
☆ |
|
|
|
|
☆ |
38 |
室内污染控制工程 |
|
|
|
☆ |
|
|
|
|
|
|
|
|
☆ |
39 |
建筑节能技术 |
|
|
|
☆ |
|
|
|
|
☆ |
|
|
|
|
40 |
洁净空调技术 |
|
|
|
☆ |
|
|
|
|
☆ |
|
|
|
|
41 |
高层建筑空调 |
|
|
|
☆ |
|
|
|
|
☆ |
|
|
|
|
42 |
燃气供应 |
|
|
|
☆ |
|
|
|
|
☆ |
|
|
|
|
43 |
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及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44 |
VRV空调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45 |
蓄能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46 |
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应用案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
专业创新实验与理论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
计算流动与传热基础 |
|
|
|
☆ |
|
☆ |
|
|
|
|
|
|
☆ |
49 |
建筑热环境模拟技术 |
|
|
|
☆ |
|
|
|
|
☆ |
|
|
|
☆ |
50 |
专业BIM技术及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51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
|
|
|
☆ |
|
|
|
|
|
|
|
|
52 |
暖通系统节能运行与管理 |
|
|
|
☆ |
☆ |
|
|
☆ |
|
|
|
|
|
53 |
施工技术及组织 |
|
|
|
☆ |
☆ |
|
|
☆ |
|
|
|
|
|
54 |
智能楼宇 |
|
|
|
|
☆ |
|
|
|
|
|
|
|
|
55 |
建筑电气 |
|
|
|
☆ |
|
|
|
|
|
|
|
|
|
56 |
热泵技术 |
|
|
|
☆ |
|
|
|
|
☆ |
|
|
|
|
57 |
除尘技术 |
|
|
|
☆ |
|
|
|
|
☆ |
|
|
|
|
58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
|
|
☆ |
|
|
|
|
☆ |
|
|
|
|
59 |
太阳能应用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60 |
自动化概论 |
|
☆ |
|
|
|
☆ |
|
☆ |
|
|
|
|
☆ |
61 |
浅层地热能应用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62 |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 |
|
|
|
☆ |
|
|
|
|
☆ |
|
|
|
☆ |
64 |
工程测量B |
|
|
|
☆ |
|
☆ |
|
☆ |
|
|
|
|
☆ |
65 |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66 |
建筑概论 |
|
|
|
|
|
|
|
|
|
|
|
|
|
67 |
金工实习II |
|
|
|
|
|
☆ |
|
|
☆ |
|
|
|
☆ |
68 |
军事训练 |
☆ |
|
|
|
|
|
|
|
|
☆ |
|
|
|
69 |
物理实验(上、下) |
|
☆ |
|
|
|
|
|
☆ |
|
|
☆ |
|
☆ |
70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71 |
电子实习Ⅰ |
|
|
☆ |
|
|
|
|
☆ |
|
|
|
|
|
72 |
大学英语语言能力实践 |
☆ |
|
|
|
|
☆ |
|
|
|
|
|
|
|
73 |
专业实习(含网络平台综合实训) |
|
|
|
|
|
☆ |
|
☆ |
☆ |
|
☆ |
☆ |
☆ |
74 |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1&2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
毕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76 |
毕业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
创新创业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
主要实践教学:专业实习、专业综合课程设计1、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专业网络平台综合实训(含网络平台课外实践)、创新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表2 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比例
类别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比例 |
学分 |
学分 比例 |
备注 |
通识教育平台 |
必修 |
508 |
28 |
536 |
25% |
30 |
18% |
大学体育4学分,120学时 |
选修 |
120 |
8 |
128 |
6% |
8 |
5% |
|
专业教育模块 |
必修 |
1122 |
94 |
1216 |
57% |
76 |
44% |
|
选修 |
192 |
24 |
216 |
10% |
13.5 |
8% |
|
实践教学平台 |
必修 |
|
48 |
48 |
2% |
27.5 |
16% |
大学物理1.5学分,48学时 |
选修 |
|
|
|
|
15 |
9% |
|
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42.5 |
25% |
实践教学学分总占比31% |
五、修业要求
(一)修业年限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修满学分。
(二)毕业标准与要求
计划总学时为2144学时,总学分为170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表3 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 课组 |
BK2616010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32 |
24 |
|
|
|
8 |
2 |
1-6 |
考查 |
|
BK26140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y &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
2 |
32 |
32 |
|
|
|
|
2 |
2 |
考试 |
BK261101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Chinese Neoteric & Modern History |
2 |
32 |
32 |
|
|
|
|
2 |
1 |
考试 |
BK26120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
2 |
32 |
32 |
|
|
|
|
2 |
4 |
考试 |
BK261301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48 |
48 |
|
|
|
|
3 |
3 |
考试 |
语言文化 课组 |
BK0811011 BK0811021 BK0811031 |
大学英语Ⅰ College EnglishⅠ |
4 |
64 |
64 |
|
|
|
|
4 |
1 |
考试 |
分级8学分 |
BK0811012 BK0811022 BK0811032 |
大学英语Ⅱ College EnglishⅡ |
4 |
64 |
64 |
|
|
|
|
4 |
2 |
考试 |
军事体育 课组 |
BK0911011 |
大学体育Ⅰ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 |
1 |
30 |
30 |
|
|
|
|
2 |
1 |
考试 |
|
BK0911012 |
大学体育Ⅱ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 |
1 |
30 |
30 |
|
|
|
|
2 |
2 |
考试 |
BK0911013 |
大学体育Ⅲ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I |
1 |
30 |
30 |
|
|
|
|
2 |
3 |
考试 |
BK0911014 |
大学体育Ⅳ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V |
1 |
30 |
30 |
|
|
|
|
2 |
4 |
考试 |
BK0000020 |
军事理论课 Military Theory |
1 |
16 |
16 |
|
|
|
|
|
1 |
考试 |
信息技术 课组 |
BK0711100 |
大学计算机(A) College Computer A |
2 |
32 |
20 |
12 |
|
|
|
2 |
1 |
考试 |
|
创新创业 课组 |
BK1211030 |
创新创业基础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Fundamentals |
1.5 |
24 |
16 |
|
|
|
8 |
|
3-4 |
考试 |
|
BK1211040 |
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ing |
0.5 |
8 |
8 |
|
|
|
|
2 |
6 |
考查 |
BK11110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
1 |
16 |
16 |
|
|
|
|
2 |
1 |
考试 |
BK1111020 |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rogramming |
1 |
16 |
16 |
|
|
|
|
|
1 |
考试 |
小计 |
30 |
536 |
508 |
12 |
0 |
0 |
16 |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选修 |
人文科学课组 |
|
|
1.5 |
24 |
24 |
|
|
|
|
|
|
|
|
社会科学课组 |
|
|
1.5 |
24 |
24 |
|
|
|
|
|
|
|
艺术修养课组 |
|
|
1.5 |
24 |
24 |
|
|
|
|
|
|
|
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组 |
|
|
1.5 |
24 |
24 |
|
|
|
|
|
|
|
创新创业课组 (选2学分) |
BK0515011 |
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应用案例 New Technics in HVAC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
2 |
32 |
24 |
|
|
8 |
|
2 |
7 |
考查 |
BK0515012 |
专业创新实验与理论实践 Innovative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Practice |
2 |
32 |
8 |
16 |
|
|
8 |
|
6 |
考查 |
小计 |
8 |
128 |
|
|
|
|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专业 教育 必修 课程 |
学科 基础 课程 |
BK0111011 |
高等数学A上 Advanced Mathematics A |
5 |
80 |
80 |
|
|
|
|
5 |
1 |
考试 |
|
BK0111012 |
高等数学A下 Advanced Mathematics A |
6 |
96 |
96 |
|
|
|
|
6 |
2 |
考试 |
BK0112010 |
线性代数A Linear Algebra A |
2.5 |
40 |
40 |
|
|
|
|
3 |
2 |
考试 |
BK011202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 |
2.5 |
40 |
40 |
|
|
|
|
3 |
3 |
考试 |
BK0000060 |
电工基础B 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 |
4 |
64 |
54 |
10 |
|
|
|
4 |
4 |
考试 |
BK0711210 |
程序设计基础A(C语言)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A(C Language) |
3 |
48 |
24 |
24 |
|
|
|
3 |
2 |
考试 |
BK0113011 |
大学物理A上 University Physics A |
3 |
48 |
48 |
|
|
|
|
3 |
2 |
考试 |
BK0113012 |
大学物理A下 University Physics A |
3 |
48 |
48 |
|
|
|
|
3 |
3 |
考试 |
BK0116031 |
工程制图B上 Engineering Drawing B |
2.5 |
40 |
40 |
|
|
|
|
3 |
1 |
考试 |
BK0116032 |
工程制图B下 Engineering Drawing B |
3 |
48 |
36 |
|
12 |
|
|
3 |
2 |
考试 |
BK0511050 |
工程化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Chemistry |
2 |
32 |
28 |
4 |
|
|
|
2 |
1 |
考试 |
BK0115080 |
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
4 |
64 |
58 |
6 |
|
|
|
4 |
2 |
考试 |
BK0612080 |
机械设计基础B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B |
2 |
32 |
32 |
|
|
|
|
2 |
4 |
考试 |
BK0512030 |
流体力学C Fluid Mechanics |
4 |
64 |
58 |
6 |
|
|
|
4 |
3 |
考试 |
BK0515030 |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
4 |
64 |
60 |
4 |
|
|
|
4 |
3 |
考试 |
BK0516020 |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
4 |
64 |
58 |
6 |
|
|
|
|
4 |
考试 |
小计 |
54.5 |
872 |
800 |
60 |
12 |
|
|
|
专业 核心 课程 |
BK051501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
1 |
16 |
16 |
|
|
|
|
2 |
1 |
考试 |
|
BK0515100 |
建筑环境学 Science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
2 |
32 |
32 |
|
|
|
|
3 |
5 |
考试 |
BK0515110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Theory and Equipment of Heat & Mass Transfer |
2 |
32 |
28 |
4 |
|
|
|
3 |
5 |
考试 |
BK0515120 |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fer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
1.5 |
24 |
24 |
|
|
|
|
2 |
5 |
考试 |
BK0515130 |
供热工程 Heating Engineering |
3 |
48 |
44 |
4 |
|
|
|
4 |
5 |
考试 |
BK0515140 |
热源工程 Heating Source Engineering |
2.5 |
40 |
36 |
4 |
|
|
|
4 |
5 |
考试 |
BK0515150 |
空调用制冷技术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for Air Conditioning |
2 |
32 |
30 |
2 |
|
|
|
3 |
6 |
考试 |
BK0515160 |
通风空调工程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
3.5 |
56 |
52 |
4 |
|
|
|
4 |
6 |
考试 |
BK0515170 |
建筑设备自动化 Building Equipment Automation |
2 |
32 |
32 |
|
|
|
|
3 |
6 |
考试 |
BK0515180 |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Testing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
2 |
32 |
28 |
4 |
|
|
|
3 |
6 |
|
小计 |
21.5 |
344 |
322 |
22 |
|
|
|
|
专业 教育 选修 课程 |
学科 基础 |
BK2811410 |
自动化概论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
2 |
32 |
32 |
|
|
|
|
4 |
3 |
论文 |
至少选修2学分 |
BK0000040 |
工程测量B Engineering Surveying B |
2 |
32 |
22 |
10 |
|
|
|
2 |
双 |
考试 |
BK0703500 |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Computer network application technology |
2 |
32 |
32 |
|
|
|
|
4 |
3/4 |
考试 |
BK0313220 |
建筑概论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
2 |
32 |
32 |
|
|
|
|
2 |
4 |
考试 |
小计 |
2 |
32 |
32 |
0 |
0 |
0 |
|
|
专业限选 |
专业设计选修课组 |
BK0515310 |
建筑节能技术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
1.5 |
24 |
24 |
|
|
|
|
2 |
6 |
考试 |
至少选修3学学分 |
BK0515320 |
洁净空调技术 Clean Room Air-conditioning Technology |
1.5 |
24 |
20 |
|
|
4 |
|
2 |
7 |
考试 |
BK0515330 |
高层建筑空调 Air Conditioning of High-rise Building |
1.5 |
24 |
20 |
|
|
4 |
|
2 |
7 |
考试 |
BK0515340 |
燃气供应 Gas Supply |
1.5 |
24 |
20 |
|
|
4 |
|
2 |
7 |
考试 |
BK0515450 |
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及应用 Technology of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
1.5 |
24 |
20 |
|
|
|
4 |
2 |
7 |
考试 |
BK0515470 |
VRV空调系统设计 Design of VRV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1.5 |
24 |
12 |
|
|
12 |
|
2 |
7 |
考试 |
BK0515480 |
蓄能技术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
1.5 |
24 |
20 |
|
|
4 |
|
|
7 |
|
小计 |
3 |
48 |
40 |
|
|
8 |
|
|
专业计算机技术选修课组 |
BK051606 |
计算流动与传热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and Heat Transfer |
2 |
32 |
16 |
|
16 |
|
|
3 |
5 |
考试 |
至少选修1.5学分 |
BK0515440 |
专业BIM技术及应用 Professional BIM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
1.5 |
24 |
8 |
|
16 |
|
|
2 |
7 |
考查 |
BK0515460 |
建筑热环境模拟技术 Building Thermal Environment Simulation |
1.5 |
24 |
8 |
|
16 |
|
|
2 |
7 |
考查 |
小计 |
1.5 |
24 |
8 |
|
16 |
|
|
|
施工运行管理选修课组 |
BK0515190 |
工程经济与管理 Project Economy and Management |
2.5 |
40 |
40 |
|
|
|
|
3 |
7 |
考试 |
至少选修3学学分 |
BK0515350 |
暖通系统节能运行与管理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VAC System |
1.5 |
24 |
24 |
|
|
|
|
2 |
7 |
考试 |
BK0515360 |
施工技术及组织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
2 |
32 |
32 |
|
|
|
|
3 |
7 |
考试 |
BK0515380 |
建筑电气 Architecture Electricity |
1.5 |
24 |
24 |
|
|
|
|
2 |
6 |
考试 |
BK0516400 |
热泵技术 Heat Pump |
1.5 |
24 |
20 |
|
|
4 |
|
2 |
7 |
考试 |
BK0515410 |
除尘技术 Dust Removal Technology |
1.5 |
24 |
20 |
|
|
4 |
|
2 |
7 |
考试 |
小计 |
3 |
48 |
48 |
|
|
|
0 |
|
专业任选 |
|
BK0515430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
1.5 |
24 |
24 |
|
|
|
|
2 |
6 |
考试 |
至少选修4学分 |
BK0515300 |
室内污染控制工程 Indo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
1.5 |
24 |
24 |
|
|
|
|
2 |
6 |
考试 |
BK0516430 |
太阳能应用技术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
2 |
32 |
32 |
|
|
|
|
2 |
7 |
考试 |
BK0515491 |
浅层地热能应用技术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Applications |
2 |
32 |
32 |
|
|
|
|
2 |
7 |
考试 |
BK0515370 |
智能楼宇 Intelligent Building |
2 |
32 |
24 |
|
|
8 |
|
2 |
7 |
考试 |
BK0515490 |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Modeling Technology |
1.5 |
24 |
8 |
|
16 |
|
|
2 |
7 |
考查 |
小计 |
4 |
64 |
64 |
|
|
|
|
|
实 践 教 学 |
|
基础 实践 |
BK0020010 |
军事训练 Military Training |
1 |
2周 |
|
|
|
|
|
|
1 |
考查 |
|
BK0114031 |
物理实验上 Physical Experiments |
0.5 |
16 |
|
16 |
|
|
|
2 |
2 |
考试 |
BK0114032 |
物理实验下 Physical Experiments |
1 |
32 |
|
32 |
|
|
|
2 |
3 |
考试 |
BK0620210 |
金工实习II Metal Working Practice |
1 |
1周 |
|
|
|
|
|
|
5 |
考查 |
BK0620190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Mechanical Design Basic Curriculum Design |
1 |
1周 |
|
|
|
|
|
|
4 |
考查 |
BK0620310 |
电子实习Ⅰ Electronic practiceⅠ |
1 |
1周 |
|
|
|
|
|
|
4 |
考查 |
BK0820201 |
大学英语语言能力实践I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Competence I |
2 |
|
|
|
|
|
|
|
1 |
考查 |
BK0820202 |
大学英语语言能力实践II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Competence II |
2 |
|
|
|
|
|
|
|
2 |
考查 |
BK26001 |
思想政治课实践(含网络平台课外学习)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
5 |
|
|
|
|
|
|
|
1-4 |
考查 |
小计 |
14.5 |
48 |
|
|
|
|
|
|
专业 实践 |
BK0515210 |
专业实习(含专业网络平台综合实训) Professional Practice |
2 |
2周 |
|
|
|
|
|
|
4 |
考查 |
|
BK0515220 |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1 Synthesized Course Designing |
4 |
4周 |
|
|
|
|
|
|
5 |
考查 |
BK0515230 |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 Synthesized Course Designing |
5 |
5周 |
|
|
|
|
|
|
6 |
考查 |
小计 |
11 |
|
|
|
|
|
|
|
综合 实践 |
BK0515250 |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
2 |
2周 |
|
|
|
|
|
|
8 |
考查 |
必修 |
BK0020200 |
创新创业实践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
2 |
|
|
|
|
|
2 |
|
1-8 |
考查 |
选修 |
BK0515261 |
毕业设计选修1: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1: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
13 |
13周 |
|
|
|
|
|
|
8 |
考查 |
五选一 |
BK0515262 |
毕业设计选修2:净化空调工程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2: Clean-room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
13 |
13周 |
|
|
|
|
|
|
8 |
考查 |
BK0515263 |
毕业设计选修3:供热工程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3: Heating System Design |
13 |
13周 |
|
|
|
|
|
|
8 |
考查 |
BK0515264 |
毕业设计选修4:通风除尘工程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4: Ventilating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Design |
13 |
13周 |
|
|
|
|
|
|
8 |
考查 |
BK0515265 |
毕业设计选修5:研究型论文(<10%) Graduation Design 5: Research Papers for Graduation |
13 |
13周 |
|
|
|
|
|
|
8 |
考查 |
小计 |
17 |
|
|
|
|
|
|
|
|
(实践教学)合计 |
42.5 |
|
|
|
|
|
|
|
|
总计 |
170 |
|
|
|
|
|
|
|
|
七、课程修读要求
表4 课程修读要求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先修课程 |
专 业 教 育 必 修 课 程 |
学科基础 课程 |
BK0111011 |
高等数学A上 |
无 |
BK0111012 |
高等数学A下 |
高等数学A上 |
BK0112010 |
线性代数A |
高等数学 A |
BK011202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高等数学 |
BK0612080 |
机械设计基础B |
高等数学、工程制图 |
BK0512030 |
流体力学C |
高等数学 |
BK0515030 |
工程热力学 |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基础 |
BK0516020 |
传热学 |
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 |
BK0000060 |
电工基础B |
高等数学 |
BK0113011 |
大学物理A上 |
高等数学 |
BK0113012 |
大学物理A下 |
高等数学 |
BK0116031 |
工程制图B上 |
无 |
BK0116032 |
工程制图B下 |
工程制图B上 |
BK0511050 |
工程化学基础 |
无 |
BK0115080 |
工程力学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
专业核心 课程 |
BK051501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导论 |
无 |
BK0515100 |
建筑环境学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
BK0515110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
BK0515120 |
流体输配管网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
BK0515130 |
供热工程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
BK0515140 |
热源工程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
BK0515150 |
空调用制冷技术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160 |
通风空调工程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170 |
建筑设备自动化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180 |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专 业 教 育 选 修 课 程 |
学科基础 |
BK0000040 |
工程测量B |
工程制图 |
BK0703500 |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
高等数学 |
BK2811410 |
自动化概论 |
高等数学 |
BK0313220 |
建筑概论 |
工程制图 |
专业限选 |
专业设计选修课 |
BK0515310 |
建筑节能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320 |
洁净空调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 |
BK0515330 |
高层建筑空调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340 |
燃气供应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450 |
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及应用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470 |
VRV空调系统设计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 |
BK0515480 |
蓄能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计算机技术选修课 |
BK0515460 |
建筑热环境模拟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 |
BK051606 |
计算流动与传热基础 |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
BK0515440 |
专业BIM技术及应用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 |
施工运行管理选修课 |
BK0515190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350 |
暖通系统节能运行与管理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360 |
施工技术及组织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 |
BK0515380 |
建筑电气 |
无 |
BK0516400 |
热泵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 |
BK0515410 |
除尘技术 |
通风空调工程 |
专业任选 课程 |
BK0515430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流体力学 |
BK0515300 |
室内污染控制工程 |
通风空调工程 |
BK0516430 |
太阳能应用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 |
BK0515420 |
浅层地热能应用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 |
BK0515490 |
建筑能耗模拟技术 |
空调用制冷技术、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热源工程、流体输配管网 |
BK0515370 |
智能楼宇 |
自动化概论、建筑设备自动化 |
八、课程介绍及修读指导建议
(一)课程介绍
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导论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通识类基础课程。通过教学环节,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专业内涵,设定学习目标和方向,了解未来就业及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本科阶段制定自我学习规划和专业目标。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本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主要内容;
2) 了解本专业知识结构和后续课程;
3) 了解本专业就业方向和能力需求;
4) 制定学习规划和目标。
2.工程热力学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与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工程基础理论学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本课程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热工基础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处理热工问题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训练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热力性质、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各种热工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此外本课程在有关计算技能和实践技能方面也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训练。因此本课程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包括《供热工程》、《空调工程》、《制冷技术》等主要专业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广泛服务于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冶金、石油、电力工程等各个研究领域。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熟悉和掌握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实质,能熟练运用能量方程。
2) 掌握热力过程、热力循环的分析方法,深刻了解提高热能利用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3) 能熟练运用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公式和图表进行热力计算。
4)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通过实验,学习有关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3.流体力学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水力计算方法和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离心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为继续学习专业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建筑环境和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对本专业的流体现象进行分析和计算;具有正确使用流体力学理论、公式、图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掌握离心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性能。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理解连续介质模型假设;理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掌握流体的粘性及牛顿内摩擦定律;了解流体力学的发展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 掌握平衡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掌握点压强及总压力的计算。
3) 理解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及有关概念;掌握流体连续性方程、能量方
4) 程和动量方程的应用以及水头线和压头线的绘制。
5) 掌握两种流体运动型态及沿程损失、局部损失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管层流运动的规律、沿程损失及局部损失的成因;了解紊流特征、紊流时均化概念。3.实验:
6) 掌握孔口、管嘴、有压管流水力计算、有压管流水头线绘制方法,了解管网的计算原理。
7) 掌握紊流射流的结构和基本特征;了解温差或浓差射流的轴线弯曲。
8) 课程要求:掌握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性微分方程;理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了解流体微团运动的分析。
9) 掌握量纲分析法、相似理论基础;理解模型律的选用及原型和模型流动的换算。
4.传热学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热量传递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传热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温度场与热流量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的物理概念及传热量的计算方法。
3) 掌握导热的基本定律,并对导热问题进行熟练的计算。
4) 掌握各种因素对换热过程的影响,并能熟练地运用准则方程进行计算。
5) 熟练掌握辐射的概念,基本定律及辐射换热的各种计算,并能熟练掌握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6)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温度测量,热量测量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正确进行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能力进行初步训练。
5.建筑环境学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热学、流体力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劳动卫生学、城市气象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物理等学科知识,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探讨外部环境的特性、室内环境的形成原因与特性,以及人对环境的要求,是一门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了解室内、外环境形成特征和影响因素;掌握改变或控制室内、外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创造适宜的建立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了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建筑环境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了解太阳与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太阳辐射与日照的基本知识与计算方法,熟悉室外气候的基本特性。
3) 了解室内热湿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室内热湿过程的基本特性与计算方法。
4) 了解人与室内热湿环境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室内热舒适环境的评价方法,熟悉室内热舒适环境的设计方法。
5) 掌握室内空气质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策,了解室内气流与换气效率的特性。
6) 掌握声环境的基本概念,掌握噪声的产生、传播与控制方法,熟悉建筑声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7) 了解光与颜色的基本概念,了解光环境与视觉的关系,了解光环境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6.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在完成《传热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在传热传质同时进行时发生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热质交换的基本理论,掌握对空气进行各种处理的基本方法及相应设备的热工计算方法,并具有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三种传递现象的类比关系,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2) 在掌握了传热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传质学的相关理论,并掌握动量、能量及质量传递之间的类比方法;
3) 熟悉在相变换热的情况下,以制冷剂为主的热质交换的物理机理和沸腾与凝结现象的影响因素;
4) 熟悉对空气进行处理的各种方案,掌握空气与水表面间热质交换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用固体吸附和液体吸收对空气处理的机理与方法;
5) 了解房间送风时各种射流形式及室内空气发生的三传现象,熟悉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及其评价方法;
6) 了解本专业常用热质交换设备的形式与结构,掌握其热工计算方法,并具有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优化设计的初步能力。
7.流体输配管网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类工程中的流体输配管网原理;管网系统设计分析、调试和调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大型管网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管网系统的原理及作用。
2) 了解管网系统的基本构成、各构成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 掌握各种管流水力特征,熟悉主要管件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4) 熟悉不同类型管网系统的水利特征;掌握其水力计算和水力工况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5) 掌握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理想性能曲线和工作性能曲线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泵与风机的选择和调整方法及其联合运行工况的分析方法。
6) 理解管网系统的特征方程组,初步掌握管网系统水力工况的计算机分析方法和调控技术
8.通风与空调工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有害物种类、危害和传播机理,有害物的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
2) 掌握通风系统的分类及设计方法
3) 掌握排气罩的原理与设计;
4)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
5) 掌握自然通风原理与设计;
6) 熟练掌握湿空气性质与焓湿图的应用;掌握空调热湿负荷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7) 掌握热湿处理的途径与所需的设备;掌握常见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8) 通风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9) 掌握基本送风方式的气流组织计算方法;
10) 掌握空调水系统设计方法
11) 了解空调系统的消声防振计算原理与方法。
9.供热工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以热水和蒸汽为热媒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供热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采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2) 具备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采暖系统的设计能力。
3) 掌握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4) 具备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能力。
5) 掌握集中供热系统施工及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10.空调用制冷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热力学、传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主要组成设备、部件的结构和性能,掌握系统组成和工作特性,为设计或选用空调用制冷系统奠定基础。并对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理解提高制冷循环热力效率的主要措施,能正确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2) 掌握对制冷剂的基本要求,能正确选用制冷剂;了解常用载冷剂的性能。
3) 了解几种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掌握其工作特性。
4) 了解常用冷凝器、蒸发器的构造,掌握各种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5) 掌握常用膨胀阀的工作原理;了解几种常用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6) 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组成,掌握各种整体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7) 理解二元溶液的特性,掌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掌握蒸汽和直燃式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组成和性能,并能正确选用。
11.热源工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供热热源——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如何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进而转换为蒸汽(或热水)的热能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本课程研究的对象为:供热锅炉(工业锅炉),以燃气和燃油为主,兼顾燃煤;民用集中供热锅炉房及中、小型工业厂区锅炉房。
它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燃料燃烧、锅炉结构、水质处理、锅炉房工艺设计以及提高锅炉热效率和有关节能措施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小容量的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供热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 具有小容量供热用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初步能力。
3) 具有供热用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运行管理的一般知识。
12.建筑设备自动化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集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CS)的能力,基本掌握一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基础知识;为学生毕业设计及工作中从事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运行与维护管理及科研打下初步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基本理论及其体系;掌握一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方法和常用仪表的选择方法和原则;认识建筑设备自控网络的作用和基于建筑设备自控网络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方法;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不仅认识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相关内容,而且使学生掌握一般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的原理和基本组成,并具有合理规划,设计建筑设备自控网络和进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基本理论和技术及其体系结构,以及当前技术水平下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发展规律和动向。
2)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实现技术。
3) 认识建筑设备自控网络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建筑设备自控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以及开发和应用主流建筑设备自控网络(BACnet和LonWorks)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4) 认识和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方式和方法。
5)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3.建筑环境测试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本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测试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常遇到的温度、压力、湿度、流速、流量、液位、气体成分、环境噪声、照度、环境中放射性等参量的基本测量方法;掌握各种测试仪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使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测试仪表,合理组建测试系统,为将来从事设计、安装、运行管理机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2) 掌握温度、压力、湿度、流速、流量、热量、液位、气体成分、环境噪声、照度、环境中放射性等参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3) 掌握智能仪表与分布式自动测量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4) 了解建筑环境测量仪表的构造及测量技术的新进展。
14.工程经济与管理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为专业实用性较强的一门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概况,学习安装工程定额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了解工程招标投标程序。
课程基本要求:
1) 了解基本建设概况和招标投标程序。
2) 熟悉安装工程定额、安装工程费用、安装工程预算等基本知识
3) 掌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
15.建筑节能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模块选修课程。使学生建立能源系统的观念,了解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节能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设计方法,熟悉供热与空调系统设计与运行中常见的的节能原则与技术手段,对供热空调系统中的节能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不拘泥于局部措施的改进,从建筑规划、热工计算、围护结构、供热空调系统以及新能源等方面对建筑节能进行综合考虑。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建筑节能工作的必要性及发达国家之差距,明确建筑节能的目标任务。
1) 掌握建筑物能源系统的分析方法,评价方法。
2) 掌握建筑物能源系统各环节的节能方法。
3) 了解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动态。
16.智能楼宇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新的、交叉性的、多学科性的课程,是近年来建筑业和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综合性产物,是“建筑电气”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其任务是通过对建筑空调、建筑给排水、电梯供配电、消防、安防等系统及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楼宇设备与自动化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掌握楼宇设备智能化系统的监控功能,熟悉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施工管理,熟悉楼宇智能化设备及其管理。着重介绍国内外在发展“智能楼宇”这一高科技产业的最新的、并且是成熟的技术成果,以及当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动向。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技能方面达到如下要求:
1) 熟悉建筑设备及自动化的概念及系统组成;
2) 熟悉建筑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及其自动控制功能;
3) 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工作原理极其自动控制功能;
4) 掌握建筑供配电及照明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功能;
5) 了解电梯及其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6) 掌握建筑消防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功能;
7) 熟悉建筑安防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功能。
17.施工技术与组织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施工安装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主要施工安装技术和方法,增加常用工具和设备的实际知识,加强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程基本要求:
1) 了解采供热、通风空调、制冷、锅炉、给水排水等系统的施工程序。
2) 熟悉建筑设备工程安装常用材料及管道与设备的防腐保温。
3) 掌握各系统管道、附件与设备的安装质量要求。
18.燃气供应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燃气供应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设备的选择依据,初步掌握城市燃气管网的设计,为从事专业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燃气的性质,了解燃气的种类及用途。
2) 了解城市燃气的质量要求,掌握供需平衡方法。
3) 了解城市燃气输配系统。
4) 了解储器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调压器的工作原理。
5) 掌握燃气流动的基本方程与燃气计算。
19.室内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为专业选修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环境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室内环境污染这个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掌握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掌握主要的室内污染物的检测技术,掌握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室内污染物控制的技术。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的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3) 掌握健康、绿色住宅的含义及特征。
4) 掌握影响健康住宅的环境要素。
5) 掌握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6) 掌握室内不同污染源所产生的的主要污染物种类。
7) 掌握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步骤。
8) 掌握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一般方法的基本原理。
9) 掌握进行室内污染控制的方法。
10) 掌握主要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的测定原理、方法。
20.空气洁净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洁净技术(主要指净化空调)是一门综合性高新技术学科。它集中了当代建筑技术、暖通技术和工艺过程本身最新技术成果于一体,任何一门专门技术都不能独立解决洁净问题。净化空调是洁净技术的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几乎所有行业例如电子、航天、食品、化妆、医药、生物工程等,依赖空气净化的程度日益加深。随着对空气净化技术的要求的提高,洁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洁净技术(净化空调)的基本知识和净化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法,为在以后工作时能独立进行净化空调工程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并能够从事净化空调工程的运行与测试管理工作。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什么是洁净工程、净化空调的作用、净化空调工程要保证的基本参数、洁净技术的当前最新规范、洁净工程同各行各业的关系,为达到洁净环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需要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对净化空调工程的核心部分:各种净化设备、净化空调系统和净化空调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学完本课程以后,要求对净化空调设备有所了解,并能进行净化空调工程的设计和基本部件的正确选择。要了解净化空调工程的节能技术,培养学生树立节能的观念。掌握工业洁净室和一般生物洁净室的净化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法。
2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热水供应、消防给水等的设计原理方法和安装、管理方面等基本知识与技术。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建筑内部给排水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2) 能合理选择方案,对管网和设备能正确计算和选择。
3) 具有施工和管理的初步知识
22.热泵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学习《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以后的一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热泵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热泵的低位热源、热泵的主要设备等,了解热泵在供热、空调和工业方面的应用,并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具有广阔前景的热泵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低位热能的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2) 掌握常用热泵理论循环,熟悉常用热泵工质的性质,掌握各种热泵的低位热源的特性以及热泵的各种驱动能源和驱动装置的特点。
3) 掌握各种机械压缩式热泵的主要设备及其特点,了解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4) 掌握热泵系统应用于供热空调和工业中时的系统组成及其特点。
23.建筑热环境模拟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计算机模拟技术已成为预测、分析和评价建筑热湿环境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建筑及空气调节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方面,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掌握建筑物本体热状况的动态逐时模拟方法及其验证过程;建筑热环境控制系统的全工况模拟方法;建筑模拟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建筑环境模拟软件。
2) 了解建筑环境的模拟方法。
3) 了解建筑物本体热状况的动态逐时模拟方法及其验证过程。
4) 掌握建筑热环境控制系统的全工况模拟方法。
5) 掌握建筑模拟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4.浅层地热能应用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地源热泵知识、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熟练掌握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的设计方法和依据,并对规范有一定的了解。
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地源热泵的分类;掌握土壤源热泵原理及设计原则;掌握土壤热平衡原理;掌握污水源热泵原理及设计原则;掌握海水源热泵原理及设计原则。
24.蓄能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是专业课程进一步深入地延伸。目的是了解我国蓄热、蓄冷系统的发展及最新的相关技术,掌握各种蓄热、蓄冷供热级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各种蓄能设备的特点及蓄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和操作管理。
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蓄能系统的原理、流程、装置的性能和特点;蓄热、蓄冷系统的应用设计程序和方法;经济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蓄热、蓄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应用设计实例分析。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蓄能系统的原理、设备的性能及适用条件,并可以进行相应的蓄能系统的设计。
25.高层建筑空调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在《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层建筑空调的特殊问题。主要包括负荷计算、空调方式、系统划分、设备布置、空调水系统、空调冷源、节能运行措施及建筑防排烟系统等相关内容。
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高层建筑空调在负荷计算方面的特点,掌握高层建筑的空调方式,掌握高层建筑空调的水系统设计,掌握高层建筑空调的防排烟系统设计,掌握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及运行措施。
26.VRV空调系统设计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掌握VRV空调系统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VRV空调的工作原理、制冷制热量的衰减、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设计选型与配置、冷媒配管系统及自控系统,包括机组性能及设计相关的规范要求等。
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VRV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条件,能够进行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配置选型,能够进行冷媒配管系统的设计,能够完成VRV空调系统的整体设计。
27.暖通系统节能运行与管理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关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应用技术学科。本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并能初步从节能角度出发,初步进行对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并介绍一些空调系统新技术,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独立进行节能设计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流体输配特性,强化及削弱传热过程措施及节能基本原理和措施。掌握空调风系统、水系统及各组成主要设备运行的基本方法和节能的基本措施和特点,并能对已有或新建空调系统提出节能及改造措施和方法。
28.太阳能应用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太阳能的应用技术,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太阳能热水器原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太阳能干燥(干燥过程以及干燥机理、太阳能干燥器的分类和特点、太阳能干燥器实例、太阳能干燥器的评价指标)、被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的分类、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直接受益式太阳房、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技术条件和热性能测试方法)、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农村的应用)、太阳能的其他应用(太阳能蒸馏、太阳能育种、太阳能酿造、太阳能水泵、太阳能制冷与空调)。
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光热技术;掌握被动式太阳房的概念;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掌握太阳能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29.计算流体与传热基础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一门利用数值方法研究流动和传热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一个新兴分支。本课程介绍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着重于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不仅为学生提供相关工程领域内流场和温度场数值计算的基本 原理,也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有关流动和传热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对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求解的基本思想,初步具备对导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进行数值计算的能力 ,并为应用商业软件进行传热与流动问题数值求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30.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及应用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扩大学生在建筑能源供应系统方面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使学生不仅掌握制冷机和锅炉系统,同时扩展学生在诸如发电、能源梯级利用和能源系统优化配置和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中,从建筑能源负荷特点和常规建筑能源系统基础知识出发,论述热电冷联供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分别介绍热电冷联供系统及设备的主要组成和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这种系统的应用案例,并从能效、经济性等方面简述系统评价方法及结论。讲述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负荷计算方法和优化配置和运行技术。并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对该系统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及应用。
31.建筑电气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及工程施工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的课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建筑电气系统在建筑节能中所扮演的作用,更深刻地理解智能建筑在专业中所发挥的功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建筑节能设计、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智能建筑设计及运行管理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习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掌握建筑电气负荷计算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电气负荷计算案例;熟悉建筑电气系统中的变配电所的构造和组成部分,了解柴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电线、电缆及主要电器设备的选择方法;熟悉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策略,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照明设计计算;了解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智能建筑的功能与发展趋势;了解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设计及识读方法。
32.专业BIM技术及应用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能够读懂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图,并能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采暖、通风、空调、供热、给排水、建筑电气等工程制图,同时对本专业的常用国际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内容上着重于学生专业读图能力和BIM三维制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国标对于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以及国际和一些国家的制图标准;读懂房屋建筑、采暖、通风、空调、供热、给排水、建筑电气工程图;在熟悉AutoCAD专业规范化制图的基础上,掌握BIM计算机绘图技术。
33.除尘技术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从实用的角度系统深入地掌握工业除尘的概念、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掌握国内外常用的较为成熟的除尘及控制技术,了解近年来在该领域内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和新进展,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研究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的捕集、治理技术问题,主要是对固体颗粒物的治理技术研究。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熟练掌握空气固体颗粒物控制的相关技术,同时得到相应工程设计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相关标准的学习,掌握排风罩的性能、除尘的机理和除尘器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设计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4.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应用案例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创新创业课组选修课程,在完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近年来在国内外暖通空调领域内迅速发展的技术和应用,能够初步认识和掌握有关学科前沿新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应用案例的详解,使学生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评价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新型冷热源形式及应用情况,掌握相关的设计技术要点;了解最新的室内微气候技术,对辐射供冷/供热、低温送风、置换通风、多元通风、温湿度独立控制及室内有害污染物控制等相关技术有初步认识;介绍空调系统节能中应用的新措施和新系统等。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应用,结合大作业等实践形式,完成案例创新设计。
35.专业创新实验与理论实践
本课程为专业创新创业课组选修课程,在完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修读,使学生掌握创新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结合专业测试技术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相关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测量方案的制定、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本专业的主要测试装置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基于所研究的问题或条件,选用相关仪器设备,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方法;对实验或测试数据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报告编写能力。
(二)修读指导建议
建议各学期修读学分分布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建议选修学分 |
27 |
30 |
26 |
25 |
18 |
19 |
10 |
15 |
九、其他说明
1.经学校批准出国留学、研修所得学分换算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参与创新训练计划、学科竞赛、论文撰写、专利开发、社会实践等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或成果,按照《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认定相应学分。可充抵通识教育选修模块、学科基础选修(跨学科门类)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模块学分的具体要求和学分认定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并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级别高低分别计 2~4学分,对应的课程可申请免修,免修课程的学分由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认定。
4.非英语专业新生参加“青岛理工大学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一定级别可申请8~12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免修不免考;通过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或国际认证英语 水平测试(LELTS、TOFEL),获得相应成绩可以申请免修下一学期大学英语课程并通过成绩换算,取得相应大学英语成绩,获得相应学分,免修申请只能申请一次。
5."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若通过了相应科目的计算机二级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 的,可予以免修,其成绩作为课程成绩。
主管校长: 教务处处长: 院长: 专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