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稳就业、保民生”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高校促就业攻坚行动”号召,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以“精准对接、全程护航”为理念,于4月3日在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一楼大厅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立足环保行业发展趋势,紧扣“双碳”战略人才需求,通过前期调研、校企联动、岗位匹配等环节,为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
供需精准匹配,现场亮点纷呈
名企云集,岗位多元。本次招聘会吸引了青岛新奥新城燃气有限公司、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青岛安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哈纳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12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会,共提供岗位104个。

校企互动,深度对接。在本次招聘会中,学院党委副书记隋学智表示:“学院始终将‘绿色就业’作为育人链条的关键一环,培养了一批兼具科研能力与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期待本次招聘会成为学子迈向职场的新起点,也为企业输送更多‘零适应期’优质人才。”

学生踊跃,成效显著。据统计,招聘会共吸引230余名学生参与,投递简历300余份,其中人均投递3.2家单位,多名学生进入复试环节,与企业达成初步签约意向。

全程赋能求职,彰显育人温度
实施“三个三”就业护航行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业预警、残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学校建立“一生一策”动态帮扶台账,严格落实“3次谈心谈话、3个有效岗位推荐、3次就业活动参与”的帮扶机制。就业指导中心联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就业压力疏导工作坊”,组织辅导员、专业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累计开展谈心谈话200余人次。
强化“个性化”就业服务,针对2025届毕业生,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辅导员多次开展就业指导、就业政策解读专题班会。同时就“西部计划”、征兵、考研复试、考公考编等多项去向政策进行解读与宣讲,为学生的就业道路保驾护航,提高学生就业信心与动力。建立毕业生就业意向档案,细分求职方向(如考公、考研、企业就业、创业),分类推送岗位信息。在与学生谈话中了解到,学生目前存在的“慢就业”现象,剖析深层原因(如逃避心理、过度求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分析“考研热”“考公热”背后的风险与机会,避免学生盲目跟风,盲目选择“二战”。
“长效化”跟踪机制。学院建立“招聘会-企业-学生”三维数据库,对意向签约学生实施“就业台账管理”,由辅导员定期跟进面试进展。针对毕业生学科特点和行业分布,学校以“精准匹配、高效对接”为目标,构建“行业+区域+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招聘服务体系。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隋学智总结指出:“本次招聘会不仅是就业平台,更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契机。下一步,学院将推进三大举措:持续走访企业,与企业深度交流,了解当前就业趋势以及企业招聘意向,为学生深耕就业岗位;通过与企业的常态化互动、资源互嵌与协同育人,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建立需求对接、实践共育、数据反馈、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撰稿:臧艺菲 审核: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