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首页    学术交流    正文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第7期“云工场”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人:冷吉虎时间:2019年05月30日浏览:

5月29日下午,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第7期“云工场”学术讲座在1号教学楼229顺利举行。此次讲座主要面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胡松涛教授、王海英教授先后作精彩报告,学院院长助理马继平教授主持讲座。

胡松涛教授以“能源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为主题,从社会热点词“小趋势”“非共识”引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同学们阐述了能源云的基本理论与基于能源云的综合能源模型、区域能源规划,对于其节能运行与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且结合案例讲解了能源云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成效。王海英围绕主题“丹麦100%可再生能源规划与技术简介”,为同学们分享在丹麦技术大学的学术交流经验及丹麦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详细介绍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丹麦的应用途径与进展,并分析其对于中国未来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进步的参考价值。

两位教授的讲演,将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点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清晰地传达给在场每位同学,使同学们在能源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获得了更深层次地认知。此次讲座反响强烈,参与积极性高,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层面,也使得同学们在自我思考、理论联系实践上得到很大收获。

胡松涛,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暖通空调》杂志社编审委员会委员、山东暖通空调、热动、建筑设备与环境“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制冷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为人工环境营造及可再生能源利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973”重点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863”课题子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等纵向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篇, SCI、EI、ISTP收录近1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

王海英,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丹麦技术大学国际能源与环境中心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全国暖通空调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暖通空调、建筑热能动力、暖通空调制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四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制冷学会理事。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市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其它各类课题2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国际会议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8篇。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软件竞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获评青岛理工大学“十大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撰稿:李卓;审核:邵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