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赓续红色精神 践行绿色使命——环境学院“青戍实践队”重走抗战线,感悟红色魂

发布人:罗荣时间:2025年08月07日浏览:

为追溯革命记忆,深切感悟传承红色精神,在“赓续红色精神,传承英雄之志”的主题号召下,“青戍实践”团队近日前往山东栖霞英灵山,开展“重走抗战线,感悟红色魂”主题实践活动。这支怀揣赤子之心的青年团队,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以实地探访追溯红色记忆,在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彰显新时代青年对英雄之志的接续与传承。

徒步追迹,初感岁月厚重 

早晨7点,小队在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山脚下集合,面对门柱上“气壮山河昭日月,功垂千古励后人”的楹联,队员们自发整理好队伍,带着敬意开始徒步上山。

山路不算陡峭,但蜿蜒曲折。沿途的群雕让大家放慢了脚步——推车送粮的老乡、扛枪冲锋的战士、放哨的儿童团员,生动的场景仿佛将人拉回战火纷飞的年代。走到山腰的纪念亭,石碑上《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碑文》里“死者凡十万有奇”的记载引发队员深思。队长姜毅豪简单介绍了胶东抗战的背景,大家围在碑前,感受着那段历史的沉重。


献花寄哀思,广场仪式缅先烈

经过近一小时徒步,小队抵达山顶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在馆前广场,队员们先举行了简短的献花仪式:两人抬着提前准备好的花圈,缓步放到抗日烈士纪念塔前,全体成员鞠躬并默哀一分钟,表达对先烈的缅怀。


展馆溯烽火,实物见证胶东魂 

进入纪念馆后,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进行参观。展柜里,理琪同志使用过的步枪锈迹斑斑。队员们驻足聆听:1938年雷神庙战斗中,30岁的他率20余名将士与日军激战8小时,壮烈牺牲,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课本里的名字有了具象温度。”郭宇飞同学感慨。

转过展角,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场景模型前,队员们细看他腰间短枪与土匪手枪的差距。讲解员介绍,这位30岁侦察英雄屡建奇功,牺牲在追剿前线,其胆识令人敬佩。任常伦事迹展板前,“5年参战120余次、9次负伤、23岁牺牲”的数字触目惊心。“他和我们年纪相仿,却用血肉守护家乡。”李璟超同学更是写下:“青春从不是只有安逸。”几个字。

实物无言,却让队员们读懂了胶东英雄的忠诚与担当。走出展馆,脚步更沉,心中多了份滚烫力量。


感悟励前行,下山途中话初心 

离开纪念馆时,已是正午烈阳。下山的路上,队员们聊着一天的见闻。队长姜毅豪说:“以前在课本里学抗战历史,总觉得有点遥远,今天亲眼看到这些物件、听到这些故事,才真正感受到先烈们的不容易。”裴浩博则表示,作为环境学院的学生,未来要学好专业知识,守护好这片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土地,让它更干净、更美丽。


此次英灵山之行,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重走抗战路,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让年轻的我们,在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报国志,续写英雄谱,为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注入强大动能。(撰稿:姜毅豪 于哲源;审核: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