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团委以“阅读与成长同行”为主题,推出“书香+”校内外融合阅读推广行动。通过“以书换绿”校园图书漂流、“故事换种子”“奇妙科学实验室”进小学“双线并进”模式,架起知识传递的桥梁,让书香浸润校园绿意,让科学实验点亮少年探索热情。

在青岛理工大学校园内,“图书漂流”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同学们纷纷带着闲置书籍前往活动现场,用文学经典、科普读物或历史典籍兑换一盆盆生机盎然的环保种子盆栽。志愿者对书籍进行筛选后,统一用于建设“共享图书角”,每本书还附有原创“阅读心得便签”,让后续读者感受思想的接力。活动负责人介绍,活动累计回收图书200余册,通过“以书换绿”,既倡导了绿色循环理念,也以植物为纽带传递环保意识。


4月18日,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繁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嘉陵江路小学,为孩子们量身打造趣味实践活动。在“故事换种子”环节,小学生们通过分享童话寓言、科普知识或朗诵诗词,可获得装有向日葵、薄荷等种子的盲盒奖励。“我讲了《昆虫记》里蚂蚁的故事,换到了薄荷种子!我要每天浇水,等它发芽!”三年级李同学兴奋地展示“战利品”。志愿者还为每份种子附赠养护手册,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生长,在实践中感悟生命力量。

活动现场的另一侧,志愿者们以“水的表面张力”“杠杆原理”等为主题,带领孩子们用硬币、吸管、纸杯等日常物品完成趣味实验。“烧不坏的纸船”实验率先登场,志愿者将装载清水的纸船架在火焰之上,跳动的火苗不断舔舐船身,纸船却始终完好无损。孩子们屏息凝视,当志愿者揭秘水作为热的良导体,持续吸收热量使纸船温度无法达到燃点时,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活动通过“现象观察-原理讲解-动手验证”三步走,让知识变得生动可触。“同学们热情高涨,希望大哥哥大姐姐常来!”嘉陵江路小学高玉老师点赞道。

“这场活动不仅是阅读和科普环保知识的传播,更是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服务社会的实践课堂。”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隋学智表示。活动中,5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策划执行,从实验设计到儿童互动沟通,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未来学院将持续联动中小学,打造“高校+社区”公益服务品牌,助力全民阅读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撰稿:罗荣;审核: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