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老年人的代谢和调节体温的本能相对较弱,高温湿热的夏季更容易沾染疾病,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日常健康。为更好地帮助乡村老年人安全度夏,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7月15日—7月30日,由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暖通”专业的八位研究生以“暖通人体热舒适”研究课题为依托,组建“青”尽全力硕博实践团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九龙街道开展社会实践。团队聚焦乡村老人暖通环境健康,围绕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三个方面开展“老年病”预防社会调研、科学宣讲、睡眠环境优化改造服务。


图为实践团在采访当地村民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社会实践团队仔细了解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细节,特别关注炎热夏季面临的健康及安全需求。结合实地情况和专业知识,团队成员检查维护了老人们家中的水暖电系统,了解老人健康状态,开展热舒适环境考察与需求调研。为10余户居家老人患有关节病等慢性病老人居住环境“量身定制”居所环境改善方案,存在室内温度高于标准规定设计温度,团队调整室内布局及采冷设备后对室内环境气流组织及室内温度环境有明显改善。


图为实践团在南辛庄社区为村民宣讲
7月20日晚,实践团来到九龙街道南辛庄居委会,为当地老人们上了一堂丰富多彩的暑期健康安全知识宣讲会。团队成员通过讲解和互动等形式向老人们宣讲了暑期健康安全的相关知识。其中,团队成员重点强调了老年人在夏季容易受到高温天气影响的情况,特别是中暑和其他健康问题。为此,他们为老人们提供了一系列有益的健康建议,以确保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宣讲会的最后,讲解员着重介绍了海姆利克急救法,这一方法旨在帮助老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行动,为他们的健康安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图为实践团与当地村民代表合照
传承红色精神,谱写红色历史。7月26日,团队成员有幸采访到了当地老党员王吉辉和匡秀英。聆听老人们所见证的乡村环境的蝶变,和家乡未来的信心与希望。老党员感叹,乡村环境的改善不仅体现在自然风光上,还表现在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宽敞平坦的村道、整洁有序的街巷,让老党员们感受到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宜居。他们赞许地说:“看着家乡一天天变美,我们为我们的村庄感到骄傲。”

图为实践团对老党员进行采访
本次社会实践中,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尽全力硕博实践团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积极了解乡村老人暖通、环境需求和夏季健康需求,向他们传递了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共同努力,实践团与农村地区居民携手,共同传递无限关怀,让爱心之光在乡村绽放,为美好未来献出自己的真挚爱意。
(撰稿:孙川 审核: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