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赴海泊河社区、郑州路社区、四方社区和南宁路社区开展“生态‘童’行,低碳有我”生态文明主题宣讲活动

发布人:闫文罡时间:2023年07月14日浏览:

“小朋友们,‘蓝碳’是蓝色的碳吗?”“请数一数‘森林’中包含了几个‘木’呢?大家还能想到哪些带‘木’的汉字呢?”在课程一开始,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提出了课堂小问题,而青岛市市北区的小朋友们也纷纷喊出他们心中的答案。

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来到了市北区海泊河社区、郑州路社区、四方社区和南宁路社区,为小朋友们开展“生态‘童’行,低碳有我”生态文明宣讲。自2002年开始,每逢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和全国低碳日等,“净蓝”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大学生都会走进青岛中小学,结合环境保护、植树造林、低碳出行、水资源节约等主题开展生态文明启蒙教育,致力于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公益活动。这一次,他们把最新的环保知识带到社区中,希望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此次宣讲主要结合今年低碳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这一主题,首先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全国低碳日的起源,并结合异常天气成因,科普生态变化对于气候的影响。重点引导社区的小朋友们在日常衣食住行方面身体力行,爱护身边的环境,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此外,环保大学生志愿者结合青岛海滨城市这一特点,重点介绍了“海洋蓝碳”相关理论知识,并向小朋友们发出了邀请,假期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海边参与净滩活动,用实际行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让青岛天更蓝、水更清、城市更美丽。

在全国低碳日这一天,青岛理工大学“净蓝”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生态‘童’行,低碳有我”生态文明宣讲,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小朋友们自觉习惯,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每一个孩子内心。同时,带动大学生环保志愿者用专业知识去服务社会,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这样的环保宣传进社区活动我们长期开展下去。(撰稿:何珊珊 罗荣审核:隋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