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了解山东“黄河治理”总体思路,落实山东黄河保护治理“五大体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心系黄河,筑梦家园”实践团在环境学院唐敬超、卞荣星、建筑学院孙宝娣老师带领下,于7月8日至7月16日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围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促进高质量发展 ”的主题,将专业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知行合一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地调研,探寻黄河流域生态情况
7月9日-7月12日,实践团来到百里黄河风景区,兵分三路,对百里黄河前段、中段和后段进行植物种类分析,水质采样以及调查问卷发放等工作。7月13日-7月14日,实践团奔赴华山湖风景区。7月15日-7月16日,实践团对大明湖和趵突泉进行调研分析,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游客和附近居民对旅游文化的认同并进行价值评估。

调查民意,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放问卷
7月8日至7月16日,实践团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发放调查问卷,与游客交谈的同时,收集其对风景区旅游价值的看法,并结合环境专业,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进行整理归纳。

对比分析,总结黄河流域发展优劣
实践团队实地调研山东省济南市百里黄河风景区,华山湖风景区,大明湖风景区和趵突泉风景区,通过对四个景区的植物种类、生态环境、水质情况、旅游价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寻找黄河旅游发展的契机。队员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不足之处,并制定了相应的调整方案。

讲解宣传,为黄河流域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队员向游客讲解有关黄河水治理相关知识。通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旅游经济以及文化价值多方面的宣传,实践团积极迎合党中央的黄河保护治理“五大体系”,践行团队“心系黄河,筑梦家园”的引领思想。

“心系黄河,筑梦家园”实践团旨在考察黄河为济南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体会黄河精神,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结合环境专业特长,为保护黄河长治久安提供可靠方案。我校作为沿黄省区高校,更应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导学生发挥学科优势,在保护黄河的伟业中贡献理工力量。
(撰稿:花会娟;审核:隋学智)